煤炭坝乡村夜经济火出圈
(相关资料图)
告别“黑金阵痛”首推乡村夜市,集体经济添活力,美丽屋场更繁荣
黄昏时分,“春天里”广场的乡村夜市便早早活跃起来。
喷香的烧烤让沉浸在乡村夜市欢乐中的游客们食指大动。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
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谢柯运 喻巧
熙熙攘攘的人群,火辣飘香的美食,浪潮起伏的激情。6月30日黄昏,宁乡煤炭坝镇煤炭坝社区率先长沙地区推出的乡村夜市正式开张。
最能集聚人间烟火气的夜经济,不只是城市繁荣的代名词,也悄然成为乡村振兴的发动机。曾经受困于煤矿关停的煤炭坝,在告别了“黑金阵痛”之后,实现产业从“地下到地上”“煤乡变绿乡”的涅槃,如今正借助热气腾腾的乡村夜经济火出圈。
乡村夜市在“春天里”应运而生
在许多长沙人的脑海里,即便没有到过宁乡的这个小镇,但“煤炭坝”三个字一不留神就会钻进耳朵里。由于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,煤炭坝镇曾被誉为“湘中煤都”,小镇也因煤而兴,据说当年比宁乡县城还热闹。配套也十分齐全,甚至还有镇电视台。
在2014年矿井关停后,煤炭坝镇艰难地走上转型发展之路。煤炭坝社区作为“百年煤城”的核心产区,更是不得不直面“黑金阵痛”,这里一度成为“遗留问题多、矛盾是非多、失业人口多”的“三多”社区。
“前任负责人辞职后,乡亲们将目光投向了我。”煤炭坝社区党总支书记贺雪辉回忆说,当时她暗自发誓,一定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。她与社区干部们一道,坚持“红色引领+绿色发展”理念,一面治歪风、聚人心,一面治生态、谋发展,这个农村社区终于实现了“从地下到地面、从黑色到红色、由‘三多’变示范”的华丽转身。
近年来,煤炭坝社区抓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机遇,创新推进“以支部党建促产业振兴、以产业转型促生态、以法治文化培育文明社风”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。其中,产业上逐步形成了以“老菜农”为品牌,集葡萄、稻虾、药材种植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发展链。
曾经的采煤沉陷区和排污池,经过精细治理,打造成了“春天里”党建文化广场。参观红色文化长廊,品尝“红色餐馆”美食,青莲碧池可供休闲垂钓,生态菜园能够采摘尝鲜……慕名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,村民也多了休闲聚会的好去处。
“如此人气聚集之地,何不尝试一下乡村夜市?”贺雪辉和同事一商量,乡村夜市应运而生,落户“春天里”党建文化广场。
乡村夜经济卖点在哪?贺雪辉认为,只有把美丽环境、美丽人文、美丽心情转化为美丽经济,让乡亲们的钱包鼓起来,让集体经济芝麻开花节节高,才是乡村夜经济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。而乡村夜市只是一个起点,今后将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,探索夜景、夜探、夜宿、夜养等,构成乡村夜经济的完整拼图。
“好看好玩好吃”吸引了回头客
一场热情奔放的威风鼓,拉开了乡村夜市的序幕,鼓手们是清一色的农姑村嫂。她们的激情很快就带动了现场气氛,不少游客随着鼓声吆喝着打节拍。接下来的辣椒茄子传递、吃黄瓜等趣味比赛,更是令人开怀大笑。
“咱们社区成立了霞光艺术团,现在有100多名团员呢。”66岁的党员周放鸣身兼多职,不仅是艺术团的总指导,还是社区居委会成员。她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,霞光艺术团拥有腰鼓、龙灯、威风鼓、花鼓戏、广场舞多支队伍,每天都会开展活动,而乡村夜市更是成为她们展示风采的新舞台。
吹着飘散树叶和莲花清香的微风,手上端一盘鲜辣的口味嗦螺,欣赏着露天电影放映的新片,这是怎样的一番惬意?来自长沙的周益胜带着妻子和女儿,慕名自驾来到煤炭坝,他说这是全家人第一次品味乡村夜市的火爆,女儿闹着说下个周末还要来。
“我以前只在城里做生意,没想到乡村夜市的销路也不错!”家住宁乡市区的蔡新明,工作之余喜欢养殖水母,这次他“大费周章”搬来了十几个观赏缸,展示赤月、巴布亚硝、安多仙等多种水母。小小的水母在观赏缸内闪闪发光,像透明伞一般浮游舞动,成为了夜市的人气王。
酒香扑鼻,这是哪家的琼浆玉液?“高家甜酒”的摊点前人头攒动,老板高炜强一边给游客递上小杯品尝,一边笑眯眯地告诉记者,“高家甜酒”有着110多年的历史,其制作技艺列入了长沙市非遗项目名录,这是他第一次来乡镇做推广,没想到受到乡亲们的热捧。
“夜市现在占据了销售大头,我家的西瓜不愁卖了!”煤炭坝社区砂子坡组村民刘宁,流转了40多亩地种植蔬菜和西瓜,蔬菜基本供应社区的“老菜农”公司。西瓜现在主要是夜市销售,一晚上可以卖出300公斤左右,“我的西瓜不打农药,用的是农家肥,口感自然好,售价也只有超市的一半。”
“来买棉花糖咯,花上小小几块钱,吃到嘴里有蛮甜……”得益于乡村夜市的还有脱贫户李刚,这位44岁的汉子因病致贫,两个女儿都在读书,多亏贺雪辉帮他联系了公益性岗位,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。自一个月前乡村夜市试运行后,他推着一台制作棉花糖的机器,一晚上能赚100多元。
漫步在“春天里”党建文化广场,乡村夜市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以及十里八乡的乡亲们,总计近3000人。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维护监督下,摊点商家们文明诚信经营,守护好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游客也不乱丢垃圾,车辆都自觉停放在指定区域,文明有序让“烟火气”和“文明风”同行。
来源:长沙晚报
Copyright 2015-2023 今日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